教师荣誉的“帽子”因何而起,又因何而弃?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CQGJYJ Author 重庆高教研究
引用格式:张冬梅,张欣.“帽子”缘起:高校教师荣誉的符号生产与消费[J].重庆高教研究,2021,9(6):117-127.
张冬梅 张欣
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
“帽子”缘起:高校教师荣誉的符号生产与消费
摘要:
高校教师荣誉本是一种符号性奖励,但片面注重符号价值却滋生了很多问题。以符号学为视角,对95个高校教师荣誉称号的制度文本进行分析,发现符号意图在制度目标、命名逻辑和体系构建中得以体现,成为解释意义的主要来源,也是观照实践衍义的基准。在符号生产中通过高校教师层级化实现了荣誉教师的符号化,高校教师荣誉拥有“职场佼佼者”“学术带头人”和“国家精英”等象征意义。符号作为一种标志,在人才引进中得到承认。在实际运行中,因解释意义与实指的脱离,出现了符号畸形消费的“唯帽子”问题,主要体现为部分教师凭借符号权力成为“学阀”,片面以符号评价教师以及高校盲目累积符号。解决高校教师荣誉符号问题,应实施团队化考核机制,凸显荣誉教师的带动作用;关注社会贡献评价,彰显教师荣誉的君子取向;联结荣誉与任职单位,强化教师荣誉的义务意义。
关键词:
高校教师;荣誉制度;荣誉教师;符号生产;符号消费
基金项目:
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“国家意志与市场逻辑:高等教育布局的政策研究”(KYCX20_2103)
作者简介:
张冬梅,女,山东淄博人,江苏师范大学硕士生,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;
张欣,男,黑龙江大兴安岭人,江苏师范大学研究员,管理学博士,硕士生导师,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和教育质量保障研究。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仅供分享之用,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。
延伸阅读
周忠和院士坦言: 没有项目或“帽子”,大多数科研人都过不上“体面的生活”